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的藏族特色建筑。 唐启浩 摄游客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羊茸村游玩。 唐启浩 摄
羊茸村妇女在做民宿管家,正与游客交流。 唐启浩 摄
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是川西高原最早启动乡村旅游的涉藏区县之一。矗立于山野的碉楼藏寨是丹巴县最具嘉绒藏族特色的乡村风光,“大渡河第一城”“中国最美景观村落”“美人谷”等旅游形象品牌已成为其代名词。丹巴罗布民宿位于丹巴县甲居镇甲居二村,红白相间的院墙和别致的碉窗展现着嘉绒地区古老的建筑文明。看着停满自驾游游客车辆的院子,返乡创业的老板罗布很是感慨:“发展特色民族村寨,不仅提高了收入,也弘扬了我们嘉绒藏族古老的文化。”
“游客在藏寨感受锅庄舞蹈、体验藏绣和酿酒技艺、参与赛马节等活动。”甲居二村党支部书记曾明富介绍,村中像罗布民宿这样特色鲜明的独栋嘉绒藏寨有50余户。旅游旺季,全村每天要接待上千名游客,日收入超过20万元。
在广袤的四川民族地区,一个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像一粒粒珍珠串起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在被誉为“向幸福出发之地”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羊茸村是嘉绒藏族聚居村,曾因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艰苦。2013年,在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支持下,500万元民族类专项资金投入到当地民族村寨建设。如今的羊茸村,完成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旅游业的转型,2021年旅游总收入达638万元。
据羊茸哈德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现场运营总监诺布卓玛介绍,客人喜欢体验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亲手磨青稞、做糌粑,去山谷徒步、野餐、放牛、种地。“我们根据市场需要推出了特色体验项目和特色住宿,非常受欢迎。”
在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的当下,像羊茸村这种依靠旅游发展致富的民族村寨正在四川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截至2020年底,四川有124个村寨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1年,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在《关于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聚焦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加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力度,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增100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随着四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全面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完)
好久不见!****** “今年还回来吗? 什么时候回?” “回家过年” 这四个字一说出口,便感觉温暖 无论你在哪,总有人在时刻思念 世界再大,总有人在等你回家 临近春节 他乡的游子们不约而同,不远千里 从这座城市奔赴另外一座城 盼着过年能回家团聚 “回来什么都不用带” 仅仅一句“我回来了” 就是最好的年 ![]() 回家,也许是为了那一抹灿烂的笑容 那些漂泊的人们 扛着沉重的行李,局促地窝在车中 跨越1200公里 但一声“妈妈”和脸上绽开的笑容 就能慰藉在外打拼的心 ![]() 回家,也许是为了一个久违的拥抱 这一年背井离乡,漂泊在外 但紧紧抱在怀里时 逝去的岁月就好像从未走远 最暖的记忆还在那里 你也还是姥姥姥爷眼里永远的小孩 ![]() 回家,也许是为了一个奋力奔跑的身影 也许跌跌撞撞 也许步履蹒跚 也许急切的飞奔把鞋都摔掉 但每一步奔跑都在诉说着一整年的思念 回家,也许是为了不辜负那一份份期待 最牵挂你的人一直在那里等你 不管多晚都为你亮着那盏灯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扎根异乡,才懂得这世间最动听的话 你风尘仆仆,如期归来 便是最好的年 回家,是世间最美的旅行 这一生,无论你漂到哪里,贫穷还是富贵 总有人在家里等着你,盼着你 当列车缓缓抵达故乡 当亲人的双手隔着漫长的人群向你挥舞 那一刻,你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吧 为什么要回家过年?这一幕幕,便是全部的意义了 漫漫回乡路,殷殷思乡情 永恒的记忆,不变的情结 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 最为质朴的亲情表达 曾经以为,离别,才能更好地出发; 后来发现,归来,才能更好地前进。 浓郁的年味儿开始弥漫 是时候卸下一年的疲惫和风尘 收拾心情准备回家了 返乡路上的每个人也要做好疫情防护哦~ 此时此刻 去见你想见的人 去拥抱你最爱的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cns2012)综合新华社、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网此前报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