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为工业经济赋能助力******
在重庆青山工业有限公司,汽车变速器装配生产线上一派忙碌景象,只见智能小车穿梭运输物料,工业机器人挥动手臂协同作业,一台台变速器有序生产下线……这家企业通过建设汽车传动系统智能工厂项目,实现生产物料循环取货、工艺数字化设计、供应链协同等,大幅提高了企业生产运行效率。
前不久,工信部公示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包括青山工业在内的6家重庆企业跻身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0家重庆企业的15个典型应用场景入选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凸显重庆深耕智能制造进一步取得实效。
作为国家重要制造业基地的重庆,加快打造“智造重镇”,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培育壮大智能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从行业领先的龙头企业,到海量的小微企业;从传统的钢铁、化工等行业,到先进的通信技术行业……如今,“数字之花”开遍山城,智能制造持续为工业经济赋能助力。
汽车产业是重庆的主导产业。在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工厂,只见数字化组装线上工业机器人灵活地进行冲压、焊接等一系列操作,一辆辆汽车陆续生产下线……“我们对整车产品和生产环节同步实施智能化升级,智能化工厂设备自动化率达92%。我们还掌握了智能互联、智能驾驶等600余项智能低碳技术,多款智能化车型已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传统行业也变得高端化,伴随下游客户对我们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监管和质量追溯提出要求,我们决心实施智能化升级,为未来发展赢得主动。”重庆歇马机械曲轴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正素说,公司连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产品不良率降低一半,2022年该公司成功获得国外高端通机品牌订单。
来自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数据显示,近年来重庆累计推动11.3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累计实施4800余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建设734个数字化车间、127个智能工厂,示范项目的生产效率提升58.9%,一大批企业实现“华丽转身”。
记者了解到,为持续培育壮大智能产业、推动传统工业智能化升级,重庆还将进一步补链、强链,做大做强智能产业集群;同时加快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提速5G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更多企业从“制造”迈向“智造”。(新华社记者 黄兴)
评论:“上调预期 看好中国” 外资的嗅觉与逻辑******
(央视财经《央视财经评论》)岁末年初,外资机构纷纷发布对中国2023年的经济预测,相关报告中最多的关键词就是“反弹”和“提升”。高盛集团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从4.5%上调至5.2%,认为消费板块有望成为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亮点;摩根士丹利则预测中国经济2023年将增长5.4%;同样上调对中国经济预期的,还有摩根大通、瑞银集团、野村证券等多家机构。他们为何一致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当地时间1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同时放缓,2023年世界将面临比过去12个月“更艰难”的一年,但中国经济将稳步增长。IMF总裁为何坚定看多中国?
2022年以来,多家跨国制造业企业项目先后落地,注资1.7亿元人民币的蔡司集团长三角地区研发生产中心在江苏苏州正式奠基建设;总投资约100亿欧元的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的一体化基地项目首套装置在广东湛江正式投产,这不仅是中国重化工领域的首个外商独资项目,它的落地还将与湛江当地的石化项目共同打造出一个新的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大众、宝马、奔驰等多家知名外国车企也纷纷增加在华投资……投资加码,布局加速,外资在中国,嗅到了怎样的机会?
1月1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正式实施,新版《鼓励目录》与2020年版相比净增加239条、修改167条,目录增加条目数近年来最多。鼓励清单更长、负面清单更短、投资中国更精准!外资还将获得怎样的发展空间?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